4月24日下午,中院召开“以高质量破产审判护航强省会建设”新闻发布会。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洪伟出席发布会,并通报济南破产法庭成立五年来济南法院在破产审判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效。人民网、新华网、山东商报、济南日报、齐鲁晚报、山东法制报、山东卫视、济南电视台、大众网、新黄河、爱济南等20多家驻济新闻媒体应邀参加新闻通报会。
五年来,济南法院紧紧围绕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破产审判职能作用,以高质量破产审判护航强省会建设。
一、凝心聚力开新局,破产审判工作实现历史性跨越
自2020年4月济南破产法庭挂牌以来,济南两级法院充分发挥“积极拯救”和“及时出清”功能,不断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及挽救机制,畅通规范市场主体退出渠道,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强省会建设贡献了法院力量。全市法院共破产案件699件、强制清算案件151件、公益清算案件1646件,化解不良债权136.27亿元,盘活资产60.27亿元,释放土地资源5705.69亩,安置职工5701名。审结“僵尸企业”破产案件66件,助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通过破产重整保障“保交楼”,确保实现“保交楼、稳民生、促发展”的目标;在全市推广“三无企业”公益清算工作,推动无效市场主体高效出清,释放行政管理等资源。济南市在2020年全国优化营商环境评价活动中被评为“办理破产”标杆城市。2021年,济南破产法庭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先进集体。
二、守正创新谋突破,机制探索体现破产审判担当作为
两级法院积极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参与制定济南市《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计划(2024-2025)》;制定和完善重大敏感破产案件报备制度,全面、及时掌握全市重大破产案件审理动态;深化“执行移送破产”常态化工作机制,审理执转破案件26件;制定《公益清算案件审理操作规程》,破解“三无企业”退出难题,“公益清算”工作荣获全市法院新时代司法典型案事例,相关做法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推广;出台《破产案件预重整操作指引》,建立“预重整识别机制”,受理破产重整、和解案件30件,成功挽救20余家企业,取得了“生产不停、职工不散、市场不丢、税源不断、社会不乱”的良好成效;实施“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破产案件平均审理周期不断压缩;深化府院联动机制,多项联动措施落地落实,与行政审批局推动“破产信息核查一件事”网络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实现了破产管理人“进一张网,查所有事”,提升了“在泉城·全办成”工作水平。
三、深化改革强根基,专业化审判体系彰显济南智慧
破产队伍建设专业化,全市13家基层法院坚持专业化、品牌化发展路径,均建立了专业化破产审判团队;制度建设规范化,先后出台《破产案件审判操作指引》《破产财产网络拍卖规程》《破产案件预重整操作指引》《破产案件简化审理操作规程》等多项制度,详细规定从预重整、案件受理到审理终结等各个阶段的操作流程、标准和要求,切实保障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司法服务精准化,定期开展“法护企航”系列行动,为全市10余家企业制定“法律处方”,对全市700余名企业家进行集中授课,助力企业经营管理者提升法治意识。济南破产法庭还积极承担最高法院司法案例研究课题《预重整法律制度司法案例研究》,干警撰写的多篇论文获得全国副省级城市法治论坛二等奖、中国破产法论坛一等奖。
下一步,济南破产法庭将砥砺奋进,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继续完善“执破融合”机制,进一步推动完善常态化府院联动工作机制,努力发挥破产预防和保护功能,始终锚定“走在前、开新局”,以更高站位扛牢政治责任,以更强担当服务中心大局,为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院破产审判庭相关人员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发布五年来破产审判十大典型案例并回答了记者提问。